在全国短跑集训研讨会上的发言
我看还是在训练的总体水平上和老美有差距.训练手段和训练理论都落后.
我们的教练员出身于运动员本身理论水平不高,但是又没有经过系统的理论学习.
不要说他们都是本科,研究生,大家都知道怎么来得.
他们教的就是原来自己的教练教的,没有提高和改进,或者说没有大的改进.
我是田径专业毕业,我学的体育理论是六十年代苏联的.早落伍了.我可是九十年代毕业的.
我们以前轻理论重技术,我看是错了.
小改会有进步,但不会有突破.
就象一辆破车,修修补补还可以开,修的好一点没准还可以快一点.但它决定没有新车快. 浅谈中国短跑与世界短跑的差距,兼谈自己对短跑训练的一点认识和体会
中国短跑现在面临着06年亚运会和08年奥运会的考验。在坐的诸位,作为中国短跑的大方之家,面对如此巨大的责任和荣誉,必然地要为之思考和行动起来。
中国自洛山矶奥运会以来,加入奥林匹克大家庭已经20多年了,中国体育很多项目都有了飞跃的发展和进步,到去年雅典奥运会,中国的金牌总数已经排在了第二位,多么令人欢欣鼓舞啊,但是,非常令人悲哀的是,我们的短跑,我这里指的是男女100米、200米和400米,至今都还在奥运会前八名之外,甚至我们连前16名也没有进入过。
为什么中国的短跑与世界有这么大的差距,我们的差距到底在哪里?
95年底,或者是96年初,四川田径队请了当时的国家队总教练阚福林,副总教练余维立,还有领队韩永年到犀蒲基地搞了一个讲座,其中,余导就专门谈了这个问题。
他把当时国内最优秀的几名短跑运动员陈文忠等,与世界上刘易斯、伯勒尔等顶级运动员在100米的距离上,每一个段落的速度表现都进行了比较和分析。他发现,中国运动员在起跑上跟世界级的运动员没有明显的差距,前30米还有点优势,60米差不多,但是,60米一过,差距就越来越明显,60米到80米的距离中国运动员速度的下降幅度很大,而世界级的运动员60到80米的距离还保持着自己的最高速度,80米以后才有所下降,个别运动员,如刘易斯在85米处出现下降,但到了94米的地方又出现了一个速度的峰值。
无论是中国运动员,还是世界级的选手都是在60米的地方出现自己的最高速度,而中国运动员60米一过,比较明显地转入下降通道,而世界级运动员却保持了较长一段距离。如果有两名运动员跑到60米的时候每秒的速度达到了12米,并驾齐驱,但是,60米一过,另一位却急转直下,速度下降到了每秒11米,也就是说到70米的地方,就落后了1米,到80米的地方呢,简单地说就落后了2米,到100米的时候,也就是4米了。
余导由此得出了一个结论,他认为中国短跑运动员跟世界级运动员的差距是在保持最高速度的能力上,也就是说,中国运动员在100米的距离上保持最高速度的能力比较差。
余导认为,中国的短跑要缩短与世界短跑的差距,就必须要提高保持最高速度的能力,否则,差距将越来越大。
余导后来把他的这篇讲稿发表在了96年的田径杂志上了,有些具体的数据我记不准了,大家如果有兴趣可以去查。
听过余导的讲座,也仔细拜读了他的这篇论文,我的理解是,要提高运动员保持最高速度的能力,就必须提高专项能力,没有专项能力,也就谈不上保持最高速度的能力。
所谓的专项能力是指完成专项所必须的速度、力量、速度耐力和力量耐力,包括合理的技术等素质的综合体现。
注意,我这里提出的是完成专项所必须的,而不是其它的,准确地说是100米所必须的,200米所必须的,400米所必须的。
专项能力不仅仅只是完成这个距离上的能力,还应该包括完成赛次的能力,预、次、复、决赛,四个赛次,你能不能在每个赛次上都表现出自己的最高水平?
中国运动员最为令人难堪的是大多只有一个赛次的能力,预赛还不错,复赛如果跑出了预赛的成绩也有可能进入下一轮,但是,复赛跟预赛的成绩完全象是两个人跑的,判若两人啊,因此,直到现在,中国短跑运动员还没有进入半决赛的。
中国地方上的短跑运动员还有兼项,不仅要跑100米,还要跑200米,还要跑4×100米,有的甚至4×400米也要上,没有能力行么?我的队员陈丽莎03年的有场比赛就100米跑了3趟,200米3趟,4×100两趟,4×400米又是两趟。
由于赛制的改革,与国际接轨,优秀运动员参加的比赛已经越来越多,因此,专项能力还包括连续比赛的能力。
03年,04年我对此的体会就很深,03年陈丽莎国际国内一共比了12场,在8月底和9月底一个月连续比了三场大赛。8月底到9 月初参加世界大运会,比赛回来后不到10天又参加了全国锦标赛,锦标赛结束的当天晚上就奔赴菲律宾参加亚洲锦标赛,全部19个赛次。04年从2月份到9月底,国际国内比赛16场。
没有专项能力,怎么能够保持最高速度,怎么能够完成所有的赛次,怎么能够胜任连续高强度的比赛?
那么,专项能力从哪里来呢?
以下就结合自己的训练工作谈谈发展短跑专项能力的一些粗浅的认识和体会。
既然已经确认了提高短跑水平的关键是提高专项能力,那么,我的训练计划、方法手段都围绕此而进行。
首先是年度的大计划把发展专项能力贯穿始终。也就是说在全年训练的任何阶段,专项能力训练的比例都保持在80%以上。
其次是在具体的训练安排上侧重发展专项能力,训练的主课就是发展专项能力,一是加大专项的跑量,主要的手段是专项重复跑,比如说100米跑5个,6个或者8个,10个;200米跑4个,6个,7个8个;我看哈特给约翰逊的计划是一堂课200米跑20个。以前看过一些体育译文,上面有些成功运动员的训练计划,很明显的,他们专项的跑量安排都很多。椐我的观察,张容伟组上的专项跑量也不少。是不是专项的跑量安排得越多就越好呢?我是这样看的,当然如此,只是需要注意的,要把握好量和强度的关系,跑得再多没有一定的强度作保证不行,跑少了显然是不能有效的增强能力的,再就是要考虑运动员的身体状况,他的恢复能力,专项能力的训练一定要使之疲劳,但是,也一定要使之恢复,短跑的恢复非常重要,它不仅仅只是身体的恢复,也包括神经疲劳的恢复,肌肉弹性的恢复。否则的话,就会适得其反。
二是要有针对性地发展与专项相关的力量,专项力量也是专项能力的组成部分。所谓的专项力量,就是与专项相关的力量,而不是别的力量。我的意思就是,你完成专项跑需要的力量,如果细化到跑的一个单步动作,就是每一个动作的环节需要什么力量。这个问题我就不在这里做分析了,上海体育学院有位叫吴兵的教授(研究包尔佐夫的)有篇论文就是专门谈这个的。我这里要向大家介绍的是我的队员用的比较多的一个发展专项力量的练习:拉皮筋回摆。(示范)这个练习也可以称做跑的单步抗阻练习,因为除了没有上肢的摆臂,就几乎是跑的一个完整的单步动作。在这个动作过程中增加阻力,无疑会有效地增强完成这个单步动作的力量。我过去看过一篇文章,日本有人做了一个实验,把日本的女大学生运动员与世界优秀的男子短跑运动员伯勒尔和刘易斯的两个动作环节作了比较,一个是大腿向前摆动的速度,一个是向下(后,回摆)摆的速度,他发现,日本女大学生大腿向前摆动的速度比伯勒尔和刘易斯都要快,而向后摆的速度就远不在一个档次上了,因此,他提出提高跑速的关键是加强短跑运动员大腿向回摆的速度,要加大这个环节的训练。我就姑往听之,于是就采用了这个练习来发展我队员的专项力量,这几年练下来,感觉效果还是不错。
如果大家对这个练习感兴趣,下来我们再探讨。
发展专项能力的练习和手段还有很多,大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保持最高速度的能力,或者是我今天说的发展专项能力,或者是在坐的诸位教练还别的什么方法和高见,都是为了缩短我国与世界短跑的差距,为了在06年亚运会和08年奥运会上中国短跑的崛起。刘翔已经跑到前面去了,他也是中国人,是我们身边的人,让我们大家团结起来,群策群力,奋起直追吧。
谢谢大家。
页:
[1]